另外,还要加强监管执法。
煤,在中国有多重要,可以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看出,2015年煤炭占比达64%,中国煤炭年消费量占全球的一半还多。《财经》记者分析环保部发布的空气质量数据发现,2016年9月、10月、11月,京津冀区域环境空气中PM2.5、PM10和NO2浓度同比、环比均上升。
根本治霾,需要20年时间虽然环保部屡次表示,大气污染治理是一场持久战,而在霾中有水深火热之感的公众总是期待能速战速决。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当前,理智的选择除了标本治理双管齐下,更重要的是严格执法,将排污企业、排污行为真正地监管起来。统计结果显示,62.4万个违建项目中,仅有7.2万个违建项目将被淘汰关闭,占总数的11.5%(参见图表)。自2013年吹响号角,2014年中国政府正式与霾交手。中国除霾之路,下一步究竟怎么走?这些终应给公众一个切实的交代。
即便我们有全美最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相关领域法规,但是空气质量跟很多地方相比还是差很多。将霾简单地划入气象灾害,无论是出于脱责,还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多部门协作的积极性,都无法取得公众的谅解。小小秸秆,为何会带来如此多的连锁反应?怎样才能解开焚烧秸秆屡禁不止的怪圈?焚烧秸秆危害几何?高发期对雾霾贡献率可能达20%左右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11月,环境卫星共监测到全国秸秆焚烧火点960个(不包括云覆盖下的火点信息),涉及18个省65个市。
由谁来监管?责任部门不统一,乡镇政府应是主体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空气污染,2015年就曾引发关注。困扰黑龙江省的秸秆出口问题也困扰着其他地区。国家农业重点科技项目组组长张利群发现,全国每年产生的9亿多吨秸秆中1/3被浪费,8000多万吨废渣污染环境,这一问题急需一批典型模式、典型经验来破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指出,有的地方是农业部门负责,有的是城管,有的是环保部门,还有的是成立专门的办公室管理。
为了解决秸秆综合利用资金问题,今年6月,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将选择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较为突出的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这种方法误差范围只有1%左右。
专家表示,根据研究发现,在焚烧秸秆高发期出现的严重污染天气中,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物对雾霾的贡献率可能达20%左右。尽管各地都在严控焚烧秸秆行为,但是相关责任部门却并不统一。黑龙江省今年,黑龙江省对秸秆禁烧的监管力度谓空前。内蒙古以40个火点排在第三位,余下分别为吉林、辽宁、河北、新疆、山东、宁夏、甘肃、湖北、江西、天津、广东、安徽、河南、广西、浙江。
如何减轻基层监管压力,调动农民积极性,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对秸秆开发利用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各地在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进展不平衡。根据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农业行政等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对秸秆、落叶等进行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等综合利用,加大对秸秆还田、收集一体化农业机械的财政补贴力度。秸秆禁烧要转变思维,要算好经济账。
山东省还建立了秸秆禁烧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行部门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街、村街干部包农户制度,哪一级完不成任务就追究哪一级的责任。彭应登认为,通过技术进步,开发秸秆新用途,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
责任不明会导致监管乏力,让禁烧令在执行过程中沦为稻草人,让人钻空子。河南省河南省在今年三夏期间不仅派出9个督查组省内巡视,还规定以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秸秆焚烧卫星监测火点数为依据,对全省第一个出现的火点,将由省政府约谈着火点所在县(市、区)的主要负责人。
而对农民来说,如果秸秆还田,平均一亩地秸秆粉碎要40块钱,再加上深耕犁地,一亩地成本就要七八十元,不划算。事实上,秸秆焚烧排放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烟尘,其中还包含大量TSP(空中悬浮物)、CO、CO2等污染物,其CO2的排放比例远远大于燃烧普通树木的比例。这种抑尘剂已经应用在秦皇岛港务局裸露煤尘控制、北京市西城区福绥境胡同平房拆迁工地扬尘控制等项目中。除了静稳天气成为诱因外,据专家介绍,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和生物质燃烧(即秸秆焚烧)排放,也是导致冬季区域性大范围重污染的元凶。环境保护部于2015年11月11日做出反应,表示已请黑龙江、吉林两省政府迅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秸秆禁烧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彭应登告诉记者,焚烧秸秆具有季节性、区域性和突发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宝鸡市政府在秸秆利用机具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另外拿出500万元进行叠加补贴,大力推广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自走式青饲料收获机等秸秆综合利用机具。有些地方政府利用市场化的路子推动秸秆回收利用,比如政府支持建立秸秆电厂,通过在农村设立秸秆收集经纪人来回收秸秆等。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解释说,通过同位素信息判定的方式判断颗粒中各个成分的来源。由于污染面广、排放强度大,加上低空排放,焚烧秸秆对临近地面空气质量影响较大,对人体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山西省火点数量为94个,比2015年同期增加69个火点。而且农民认为这样成本低、能增肥、能灭害虫、减杂草。
辽宁省辽宁省政府近期出台了《秸秆焚烧防控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将秸秆禁烧工作层层落实到县、乡、村、组,对未建立秸秆焚烧防控工作机制等情形及发生火点数量超标的,将予以追责。以前,秸秆都是农家的宝贝,可以垫猪圈、喂牲口、做薪柴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养猪被集中到养殖场,大牲口被农用机械所取代,做饭则用起了煤炭。资料显示,1980年,我国农村生物质能源使用比重高达84.3%;到了2002年下降到56.3%,目前这一比重更低。其中,黑龙江省火点数量为715个,比2015年同期减少492个火点。
农业部门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秸秆综合利用,科技部门抓好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财政部门制定并落实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财税扶持政策,环保部门抓好对秸秆焚烧行为的监管。第七十七条更是明确指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区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通常认为,我国农村的空气质量要好于城市,然而焚烧秸秆,使得农村地区空气中烟尘、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浓度急剧增加,空气质量迅速下降,不利于人体健康其最早出现在2015年8月环境保护部二次征求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意见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和《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后又出现在《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当前,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出现一些新思路和新概念,比如风险管控、污染土地安全利用率、农田土壤风险评估等等,都有利于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解决问题。湖北省条例和福建省管理办法均未直接提及农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与此同时,还需要出台相关配套文件,把思路和概念落到实处,才能事半功倍地解决实际问题,不至于出现类似于土地被国家收储后,污染者是否还要承担修复责任这种奇特的诉讼案。土壤环评不达标不能建住房听起来有道理,愿望也很好,但是事实上环评难以也不可能具有这样的功能。由此推断,农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出现在《土壤污染防治法(征求意见稿)》也是大概率事件。2016年3月环境保护部三次征求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意见的相关文件提到,标准修订应当与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精神和政策原则衔接一致。
要做好这些试点示范,首要工作就是农田土壤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作者系中国环境修复研究院院长)。
在我国,由于缺乏相关的土壤污染标准,风险评估常被用作反推计算修复目标值的工具。例如,当初的环评就被赋予了太多类似的作用,也完全脱离了环评本身的功能,其结果是有目共睹的。
由此,农田土壤风险评估并不像有关方面人员谈到的是一个简单评估,而是包含了更多内容的复杂评估。2015年进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征求意见中,有些技术人员提出的建议思路就是希望用一个标准来解决所有或者大部分的问题,尽可能包罗一切可能性,但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想法同环保工作的性质和目的很难协调统一。